360推出的视频剪辑神器“快剪辑”,帮助小白抢占短视频流量红利

Overseas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9 11:07 • 来自相关话题

要说现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在哪里?AI、区块链是少数技术精英的专利,去玩直播,室内环境太渣不说,颜值也对不起观众,作为一个有才华的自媒体咋整,与其做键盘侠写出来的文字没人看,不如干“短视频”,到头条、网易、界面呼风唤雨。但是,不是谁都有机会成为Papi酱和办公室小野,以为自己有部手机就能当网红,却发现自己没有办法让自己内容变得更炫、更吸引人!

眼看着其他自媒体靠剪辑MV、港片电影、新闻事件、马云演讲在头条就能获得百万+的流量,自己去试一试发现很多工具超级难用,听说专业玩家用Adobe Premiere,但是软件费用很贵,还得专门花巨大时间和精力去学,为啥市面上没有一款傻瓜式视频剪辑软件能够帮助自媒体达人快速缩短距离,搭乘短视频风口,走上人生巅峰呢?

6月15日,360公司正式推出了国内首款在线视频剪辑软件——“快剪辑”。作为一款功能齐全、操作简捷、可以在线边看边剪的免费PC端视频剪辑软件,“快剪辑”产品坚持“快速、简单、开放”原则,顺应广大用户玩转短视频、参与制作短视频作品的刚需。

经过笔者测试之后发现,“快剪辑”能全面满足视频剪辑的各种功能需求,比如视频录制、剪辑、添加特效、音效、字幕、表情包,制作gif图等,上线之后可在360搜索中搜索到安装包,体积仅40兆,低内存消耗,非常精简的一款良心之作。



据产品经理梁志辉介绍,快剪辑与其他视频编辑器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 用户无须掌握视频剪辑的基础知识及各种专业技能,通过软件自带的模板和特效,就能够快手上手做电影或直播内容的剪辑师。

(2) 支持在线剪辑和本地视频剪辑,对于在线视频,用户只把链接复制到软件内,即可实现边看边剪,所有的功能按钮均有清晰秒懂的标注。

(3) 可以随意调整录屏框的大小,用户可以自定义调整尺寸或高清像素,不想要视频区域可以剪掉,同时不用担心剪辑之后的视画面像素降低。

(4) 拥有特效镜头、创意字幕、海报、背景乐等创意元素,用户可以做出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弹幕效果;用户也可以上传相关素材辅助编辑。



(5) 用户无须单独下载专门的视频解码软件,所剪片子覆盖MP4、AVI、FLV、GIF等所有主流视频格式。

(6)剪辑视频不自带软件的片头片尾,类似“爱剪辑”出品的字样不会有,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添加片头、水印、logo,还能做到人脸自动跟踪马赛克;

(7) 一般免费剪辑软件中带有硬广,而快剪辑不含广告,承诺永久免费。

在上线之初,“快剪辑”平台还集合了爱奇艺、优酷、今日头条、企鹅号、众媒平台等多个视频平台,可以实现剪辑作品一键分享,接下来还会接入更多流量平台之中。



作为国内首款非线性在线视频剪辑软件,“快剪辑”推出对于自媒体来说直接降低了投身视频内容创业的门槛,笔者身边有很多人想做短视频,但是苦于不是科班出身,现在随着“快剪辑”的推出会掀起全民剪辑师热,就像PC端中的截图、美图等软件的流行那样。而快剪辑的推出对于目前炙手可热的短视频平台来说,为让更加丰富、有趣的内容生态带来提供了相当便捷的普惠工具。 查看全部

要说现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在哪里?AI、区块链是少数技术精英的专利,去玩直播,室内环境太渣不说,颜值也对不起观众,作为一个有才华的自媒体咋整,与其做键盘侠写出来的文字没人看,不如干“短视频”,到头条、网易、界面呼风唤雨。但是,不是谁都有机会成为Papi酱和办公室小野,以为自己有部手机就能当网红,却发现自己没有办法让自己内容变得更炫、更吸引人!

眼看着其他自媒体靠剪辑MV、港片电影、新闻事件、马云演讲在头条就能获得百万+的流量,自己去试一试发现很多工具超级难用,听说专业玩家用Adobe Premiere,但是软件费用很贵,还得专门花巨大时间和精力去学,为啥市面上没有一款傻瓜式视频剪辑软件能够帮助自媒体达人快速缩短距离,搭乘短视频风口,走上人生巅峰呢?

6月15日,360公司正式推出了国内首款在线视频剪辑软件——“快剪辑”。作为一款功能齐全、操作简捷、可以在线边看边剪的免费PC端视频剪辑软件,“快剪辑”产品坚持“快速、简单、开放”原则,顺应广大用户玩转短视频、参与制作短视频作品的刚需。

经过笔者测试之后发现,“快剪辑”能全面满足视频剪辑的各种功能需求,比如视频录制、剪辑、添加特效、音效、字幕、表情包,制作gif图等,上线之后可在360搜索中搜索到安装包,体积仅40兆,低内存消耗,非常精简的一款良心之作。



据产品经理梁志辉介绍,快剪辑与其他视频编辑器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 用户无须掌握视频剪辑的基础知识及各种专业技能,通过软件自带的模板和特效,就能够快手上手做电影或直播内容的剪辑师。

(2) 支持在线剪辑和本地视频剪辑,对于在线视频,用户只把链接复制到软件内,即可实现边看边剪,所有的功能按钮均有清晰秒懂的标注。

(3) 可以随意调整录屏框的大小,用户可以自定义调整尺寸或高清像素,不想要视频区域可以剪掉,同时不用担心剪辑之后的视画面像素降低。

(4) 拥有特效镜头、创意字幕、海报、背景乐等创意元素,用户可以做出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弹幕效果;用户也可以上传相关素材辅助编辑。



(5) 用户无须单独下载专门的视频解码软件,所剪片子覆盖MP4、AVI、FLV、GIF等所有主流视频格式。

(6)剪辑视频不自带软件的片头片尾,类似“爱剪辑”出品的字样不会有,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添加片头、水印、logo,还能做到人脸自动跟踪马赛克;

(7) 一般免费剪辑软件中带有硬广,而快剪辑不含广告,承诺永久免费。

在上线之初,“快剪辑”平台还集合了爱奇艺、优酷、今日头条、企鹅号、众媒平台等多个视频平台,可以实现剪辑作品一键分享,接下来还会接入更多流量平台之中。



作为国内首款非线性在线视频剪辑软件,“快剪辑”推出对于自媒体来说直接降低了投身视频内容创业的门槛,笔者身边有很多人想做短视频,但是苦于不是科班出身,现在随着“快剪辑”的推出会掀起全民剪辑师热,就像PC端中的截图、美图等软件的流行那样。而快剪辑的推出对于目前炙手可热的短视频平台来说,为让更加丰富、有趣的内容生态带来提供了相当便捷的普惠工具。

短视频有哪些变现途径?最赚钱的短视频技巧都在这里

Overseas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9 10:18 • 来自相关话题

从微博、美拍到今日头条、企鹅号、大鱼号等各平台都在争抢优质的视频内容,纷纷拿出诱人的丰厚补贴和商业变现等计划吸引视频达人的入驻。

看着别人做短视频,每日几百的,甚至几千的收益进口袋,你是否羡慕嫉妒恨呢?

很多短视频团队就靠着那点平台的广告分成艰难的维持运作,无法壮大,最后就只能销声匿迹。
 
虽然有平台的补贴等等,但对于很多短视频团队来说,这些补贴聊胜于无,那些日收益几千的团队,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去挖掘变现方式。

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目前短视频存在那些变现途径。
 
一. 平台分成、打赏补贴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诚意比金钱更直接、更能打动内容生产者的吗?

自2016年4月以来,陆陆续续各类平台的补贴政策也浮上水面。

2016年9月今日头条拿出10亿补贴短视频内容创业者;

2016年9月秒拍和微博在世界网红大会上声称未来将投入一亿美金支持短视;

2017年百度累计向内容生产者分成100亿,所有个人和机构内容生产者都可以入驻百家号,参与百亿分润;

2017年2月企鹅媒体平台宣布将拿出共计12亿元资金用于扶持内容创业者,包括10亿元补贴优质原创内容、短视频、直播类内容,以及2亿元用于筛选优质内容团队进行投资;
 
2017年4月阿里文娱推出20亿“大鱼计划”“大鱼奖金”每月将奖励2000名垂直品类优秀内容创作者,最高每个月有1万元;

2017年5月今日头条宣布将为其短视频平台火山小视频注入10亿补贴。



重金补贴之下,部分内容作者的变现需求能得到基础保障,有的时候甚至能超出预期。

面对平台补贴分成,作为内容作者的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不建议做面向平台分成的内容,平台的分成根本目的就是用来支撑创作,并不能成为一个核心的赚钱方式。

其次,所谓的补贴,在各个平台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大家在做内容时,一定要跟着平台的节奏走。
 
二. 电商卖货
 
以短视频起家的“一条”在这个方面做的尤其的突出,去年五年,新榜曾报道过一条一天卖出25000本书,销售额为420万。

这个块,生活方式、时尚美妆类的账号有着先天独特的优势。
 
虽然有优势,但还是要看观众对于视频播主的信任程度,取决于视频的质量以及商品的质量。
 

 
现在还出现了打通导购通道的形式,推出了短视频导购平台的功能,用户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就能根据大人们推荐的商品,进行下单。
 
三. 付费观看
 
在短视频这个领域,付费观看还只是一个雏形,没有成行,美国的问答平台QUORA开始测试视频问答服务,一夜爆红。

然后国内也开始了尝试,例如新片场做的一档关于影视方面的教学栏目,去年就卖出了一万多份,收益高达300多万。
 

 
但是这类视频对于专业性的要求很高,并由于短视频的时间限制,在内容深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以找APP平台合作。
 
四. 侧角度变现
 
大家都知道有视频搬运工,但是视频搬运往往会遇到版权问题的困扰,这里就蕴含着商机。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团队,帮助短视频搬运工骗过平台机器的检测,简单来说就是剪辑视频。

剪辑视频可是一想技术活,不是每个团队就能弄得好的,有时候剪出来的视频比原创短视频播放量还大。 查看全部
从微博、美拍到今日头条、企鹅号、大鱼号等各平台都在争抢优质的视频内容,纷纷拿出诱人的丰厚补贴和商业变现等计划吸引视频达人的入驻。

看着别人做短视频,每日几百的,甚至几千的收益进口袋,你是否羡慕嫉妒恨呢?

很多短视频团队就靠着那点平台的广告分成艰难的维持运作,无法壮大,最后就只能销声匿迹。
 
虽然有平台的补贴等等,但对于很多短视频团队来说,这些补贴聊胜于无,那些日收益几千的团队,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去挖掘变现方式。

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目前短视频存在那些变现途径。
 
一. 平台分成、打赏补贴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诚意比金钱更直接、更能打动内容生产者的吗?

自2016年4月以来,陆陆续续各类平台的补贴政策也浮上水面。

2016年9月今日头条拿出10亿补贴短视频内容创业者;

2016年9月秒拍和微博在世界网红大会上声称未来将投入一亿美金支持短视;

2017年百度累计向内容生产者分成100亿,所有个人和机构内容生产者都可以入驻百家号,参与百亿分润;

2017年2月企鹅媒体平台宣布将拿出共计12亿元资金用于扶持内容创业者,包括10亿元补贴优质原创内容、短视频、直播类内容,以及2亿元用于筛选优质内容团队进行投资;
 
2017年4月阿里文娱推出20亿“大鱼计划”“大鱼奖金”每月将奖励2000名垂直品类优秀内容创作者,最高每个月有1万元;

2017年5月今日头条宣布将为其短视频平台火山小视频注入10亿补贴。



重金补贴之下,部分内容作者的变现需求能得到基础保障,有的时候甚至能超出预期。

面对平台补贴分成,作为内容作者的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不建议做面向平台分成的内容,平台的分成根本目的就是用来支撑创作,并不能成为一个核心的赚钱方式。

其次,所谓的补贴,在各个平台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大家在做内容时,一定要跟着平台的节奏走。
 
二. 电商卖货
 
以短视频起家的“一条”在这个方面做的尤其的突出,去年五年,新榜曾报道过一条一天卖出25000本书,销售额为420万。

这个块,生活方式、时尚美妆类的账号有着先天独特的优势。
 
虽然有优势,但还是要看观众对于视频播主的信任程度,取决于视频的质量以及商品的质量。
 

 
现在还出现了打通导购通道的形式,推出了短视频导购平台的功能,用户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就能根据大人们推荐的商品,进行下单。
 
三. 付费观看
 
在短视频这个领域,付费观看还只是一个雏形,没有成行,美国的问答平台QUORA开始测试视频问答服务,一夜爆红。

然后国内也开始了尝试,例如新片场做的一档关于影视方面的教学栏目,去年就卖出了一万多份,收益高达300多万。
 

 
但是这类视频对于专业性的要求很高,并由于短视频的时间限制,在内容深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以找APP平台合作。
 
四. 侧角度变现
 
大家都知道有视频搬运工,但是视频搬运往往会遇到版权问题的困扰,这里就蕴含着商机。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团队,帮助短视频搬运工骗过平台机器的检测,简单来说就是剪辑视频。

剪辑视频可是一想技术活,不是每个团队就能弄得好的,有时候剪出来的视频比原创短视频播放量还大。

苹果新推出的视频剪辑应用Clips有什么特别之处?

WeMedia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7 23:17 • 来自相关话题

苹果自己开发的视频剪辑应用 Clips 已经上线了,这是在 iMovie 之后苹果自己开发的第二款视频剪辑应用,但用起来完全不一样:它更简单,更具有社交属性。

Clips 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传统视频剪辑应用常见的控制方式“时间轴”,主要控制手段换成了一个红色的大按钮。无论是选择直接录制还是从相册里面选择素材,都是通过持续按下这个按钮来操作素材:从按下按钮开始录制或播放视频,松开按钮结束“剪辑”。
 

 
虽然没有时间轴,但添加的不同视频片段还是以列队的形式出现在窗口下方,拖动也可以调整顺序。这颗红色的大按钮还有一个核心功能,就是录音和加字幕。

如果这一段视频是现场录制自不必说当然有声音,添加相册中的素材时,Clips 也会自动录下现在的声音叠加在视频原来的声音上,也可以按照需求把原始素材或者后来录制的声音单独静音。另外,在启动字幕功能之后,按下大红按钮时说的话会自动被转换成文字,并且按照说话的节奏添加到视频上。
 

 
除此以外,一般视频剪辑应用里都有的滤镜、表情、花字和开场白动画,Clips也同样提供。有一项比较特别,就是 Clips 官方提供了相当多的背景音乐,这些音乐都来自 Apple Music 版权音乐,苹果按照动感、怀旧等等风格进行了筛选。

视频编辑好之后,Clips 提供直接发送到 iMessage、微信等等地方去的选项,也可以存在本地。总的来说,因为可以快速添加解说和字幕,Clips 做出来的视频更方便在社交网络上传播。估计从今天开始,你的朋友圈会出现一批 Clips 编辑、自带弹幕的视频了。 查看全部
苹果自己开发的视频剪辑应用 Clips 已经上线了,这是在 iMovie 之后苹果自己开发的第二款视频剪辑应用,但用起来完全不一样:它更简单,更具有社交属性。

Clips 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传统视频剪辑应用常见的控制方式“时间轴”,主要控制手段换成了一个红色的大按钮。无论是选择直接录制还是从相册里面选择素材,都是通过持续按下这个按钮来操作素材:从按下按钮开始录制或播放视频,松开按钮结束“剪辑”。
 

 
虽然没有时间轴,但添加的不同视频片段还是以列队的形式出现在窗口下方,拖动也可以调整顺序。这颗红色的大按钮还有一个核心功能,就是录音和加字幕。

如果这一段视频是现场录制自不必说当然有声音,添加相册中的素材时,Clips 也会自动录下现在的声音叠加在视频原来的声音上,也可以按照需求把原始素材或者后来录制的声音单独静音。另外,在启动字幕功能之后,按下大红按钮时说的话会自动被转换成文字,并且按照说话的节奏添加到视频上。
 

 
除此以外,一般视频剪辑应用里都有的滤镜、表情、花字和开场白动画,Clips也同样提供。有一项比较特别,就是 Clips 官方提供了相当多的背景音乐,这些音乐都来自 Apple Music 版权音乐,苹果按照动感、怀旧等等风格进行了筛选。

视频编辑好之后,Clips 提供直接发送到 iMessage、微信等等地方去的选项,也可以存在本地。总的来说,因为可以快速添加解说和字幕,Clips 做出来的视频更方便在社交网络上传播。估计从今天开始,你的朋友圈会出现一批 Clips 编辑、自带弹幕的视频了。

短视频可以用手机做吗?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剪辑软件?

Applealmond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6 23:22 • 来自相关话题

当然可以,手机拍摄的短视频是可以用手机直接剪辑的,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三款比较好用的手机软件:美拍、VUE以及小影。

美拍
 
有两种模式,一种是10秒的mv,另一种是5分内短视频。
MV拥有很多特效,且短视频是可以编辑裁剪的。但它有一个缺点输出的视频会带水印,也就意味着非美拍渠道需要去除水印。

VUE

它的录制时长是10秒,分4段拍摄,也就是每段2.5秒,可以在画面的基础上添加滤镜、音乐和贴画,也可以调节画面亮度、对比度等,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小影

它可以说是手机剪辑软件里较专业的一款软件,能够进行多个视频的拼接,可以加滤镜,配乐,最重要的一点是水印可以去除。

以上就是手机上可供选择的剪辑软件,至于最终如何选择,还要从团队出发考虑视频发布的主渠道~ 查看全部
当然可以,手机拍摄的短视频是可以用手机直接剪辑的,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三款比较好用的手机软件:美拍、VUE以及小影。

美拍
 
有两种模式,一种是10秒的mv,另一种是5分内短视频。
MV拥有很多特效,且短视频是可以编辑裁剪的。但它有一个缺点输出的视频会带水印,也就意味着非美拍渠道需要去除水印。

VUE

它的录制时长是10秒,分4段拍摄,也就是每段2.5秒,可以在画面的基础上添加滤镜、音乐和贴画,也可以调节画面亮度、对比度等,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小影

它可以说是手机剪辑软件里较专业的一款软件,能够进行多个视频的拼接,可以加滤镜,配乐,最重要的一点是水印可以去除。

以上就是手机上可供选择的剪辑软件,至于最终如何选择,还要从团队出发考虑视频发布的主渠道~

用剪辑软件加字幕太麻烦,效率太低了,有没有办法快速添加字幕呢?当然有

Applealmond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6 23:15 • 来自相关话题

给大家介绍两款添加字幕的软件:一款是Aegisub;另一款是Arctime。这两款软件除了实用性外,都简单易学,很快就能上手。

第一款软件是Aegisub,在网上可以自行下载,安装好后就可以使用。首先把要添加字幕的视频从PR中导出,在Aegisub中打开,设置适合视频内容的字体颜色样式后,再打开文本,可以边听音频边去调节字幕的位置,添加完成后,要再听一遍,把视频画面调至自己舒服的大小,边听边看字幕是否在指定位置,是否有错别字,核实无误后要先保存字幕,然后进行字幕的输出设置,如视频的格式、保存文件的目录等。最后再用小丸这款软件压制即可,这样出来的视频就是有字幕的啦。

第二款软件则是Arctime,它可以同步支持windows和mac两个版本。用Arctime可直接生成带字幕的视频,需要PR生成的视频、视频字幕的文字版(文字版可以是word也可是txt格式不限,但需要一行行排列好)。把视频和文字导入Arctime,就可以快速批量制作字幕,还可以修改字幕属性,把字幕压缩到视频上生成出来,它的小缺陷就是有些字体不会识别,字幕属性可调整的参数较少,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调整,就需要用到PR加外挂字幕和AE批量生成字幕啦。利用软件制作外挂字幕时,需要注意格式一定要一行一行的,每行尽量控制在25个字以内,srt格式才可以。这款软件用熟练之后也是很方便的,而且字幕的花样会很多,不过需要自己多加练习,也可以参考教程哦,一般视频都在5分钟以内,所以会很快掌握这款软件的。
  查看全部
给大家介绍两款添加字幕的软件:一款是Aegisub;另一款是Arctime。这两款软件除了实用性外,都简单易学,很快就能上手。

第一款软件是Aegisub,在网上可以自行下载,安装好后就可以使用。首先把要添加字幕的视频从PR中导出,在Aegisub中打开,设置适合视频内容的字体颜色样式后,再打开文本,可以边听音频边去调节字幕的位置,添加完成后,要再听一遍,把视频画面调至自己舒服的大小,边听边看字幕是否在指定位置,是否有错别字,核实无误后要先保存字幕,然后进行字幕的输出设置,如视频的格式、保存文件的目录等。最后再用小丸这款软件压制即可,这样出来的视频就是有字幕的啦。

第二款软件则是Arctime,它可以同步支持windows和mac两个版本。用Arctime可直接生成带字幕的视频,需要PR生成的视频、视频字幕的文字版(文字版可以是word也可是txt格式不限,但需要一行行排列好)。把视频和文字导入Arctime,就可以快速批量制作字幕,还可以修改字幕属性,把字幕压缩到视频上生成出来,它的小缺陷就是有些字体不会识别,字幕属性可调整的参数较少,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调整,就需要用到PR加外挂字幕和AE批量生成字幕啦。利用软件制作外挂字幕时,需要注意格式一定要一行一行的,每行尽量控制在25个字以内,srt格式才可以。这款软件用熟练之后也是很方便的,而且字幕的花样会很多,不过需要自己多加练习,也可以参考教程哦,一般视频都在5分钟以内,所以会很快掌握这款软件的。
 

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6 22:57 • 来自相关话题

2016年4月,Papi酱首次广告招标会前后,整个团队陷入了严重的焦虑。“我们见证了很多明星的闪光时刻,但面对以全新的内容形式、全新的传播途径、全新的全民互动走红的papi酱现象,还处于带着震惊心态的思考中”,Papi酱经纪人,Papitube的CEO杨铭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回忆起那个焦虑时刻。

关于未来该怎么走,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做MCN,让更多创作者能依托Papi酱这个已经成型的品牌发布内容并实现价值。也是从那时起,杨铭开始着手筹划Papitube。

经过一年的发展,Papitube已经拥有了近30个账号,覆盖搞笑、生活、美妆、影视等8个垂直领域。2017年4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7月,Papitube旗下账号单月全网播放量达7.26亿。
 
MCN(Multi-Channel Network)的概念始于YouTube。一个MCN公司就好比一个网红经纪公司,签约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在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为其提供营销推广、流量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服务,MCN可以从中收取费用或广告分成。2014年,迪士尼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最大的MCN Maker Studios,被认为是MCN模式的巨大成功。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和Maker Studios不同的是,国内这一波MCN热里不少MCN都带有内容基因。二更、日日煮等头部短视频机构纷纷将业务延伸到MCN,PGC时代打造了不少爆款的万合天宜也和微博、秒拍达成基于迷你剧和微综艺短视频的 MCN 战略合作,并成立了“创作者联盟”。

到今年,行业内也传出了一些头部MCN的融资消息。除了Papitube,今年6月,美妆垂直MCN快美妆完成6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华映资本与前海母基金;9月,做搞笑穿帮视频起家的何仙姑夫宣布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百度视频参资的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同时正式发布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 查看全部
2016年4月,Papi酱首次广告招标会前后,整个团队陷入了严重的焦虑。“我们见证了很多明星的闪光时刻,但面对以全新的内容形式、全新的传播途径、全新的全民互动走红的papi酱现象,还处于带着震惊心态的思考中”,Papi酱经纪人,Papitube的CEO杨铭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回忆起那个焦虑时刻。

关于未来该怎么走,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做MCN,让更多创作者能依托Papi酱这个已经成型的品牌发布内容并实现价值。也是从那时起,杨铭开始着手筹划Papitube。

经过一年的发展,Papitube已经拥有了近30个账号,覆盖搞笑、生活、美妆、影视等8个垂直领域。2017年4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7月,Papitube旗下账号单月全网播放量达7.26亿。
 
MCN(Multi-Channel Network)的概念始于YouTube。一个MCN公司就好比一个网红经纪公司,签约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在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为其提供营销推广、流量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服务,MCN可以从中收取费用或广告分成。2014年,迪士尼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最大的MCN Maker Studios,被认为是MCN模式的巨大成功。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和Maker Studios不同的是,国内这一波MCN热里不少MCN都带有内容基因。二更、日日煮等头部短视频机构纷纷将业务延伸到MCN,PGC时代打造了不少爆款的万合天宜也和微博、秒拍达成基于迷你剧和微综艺短视频的 MCN 战略合作,并成立了“创作者联盟”。

到今年,行业内也传出了一些头部MCN的融资消息。除了Papitube,今年6月,美妆垂直MCN快美妆完成6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华映资本与前海母基金;9月,做搞笑穿帮视频起家的何仙姑夫宣布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百度视频参资的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同时正式发布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

短视频正风口,人人看视频的时代来了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6 22:47 • 来自相关话题

 一年前,B站博主“我是球球菌”的很多短视频都在她的宿舍里拍摄完成,一台单反,一台电脑,一个下午,一条视频。现在她拥有近20万粉丝,且换了专业的拍摄场地。

从“2016年第一网红”papi酱到快手、美拍、秒拍等短视频App兴起,从PGC(专业生产内容)把持流量红利,到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UGC(用户生产内容)随处可见,正如安迪·沃霍尔曾说,“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相关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已有100多个短视频独立App,行业用户规模超过3个亿,较2016年翻了一倍。
 
易观发布的《中国移动短视频市场专题分析2017》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9987万人,手机网络视频用户占手机网民71.9%。

短视频浪潮开端于2014年。这年5月,美拍正式上线,主推10秒短视频,以普通人也可拍出MV般的大片风格迅速走红,短短9个月用户数便突破1亿。之后几年,短视频的时长不断增加,2016年开始进入爆发期。以papi酱为代表的PG C把握住了流量红利,而个人化的UGC市场同样庞大,快手CEO宿华在刚刚进行的第四届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快手目前已有7亿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平台四面开花,也各自瞄准了不同的用户群体。

易观《中国移动短视频市场专题分析2017》报告显示,在短视频用户渗透率方面,秒拍、头条、快手占据第一阵营。行业内起步较早的美拍本周发布的2018年战略显示,将投入5亿资源扶持女性化生态,实现美拍MCN与M计划更深度的协同。主打音乐短视频的抖音瞄准95后、00后等年轻受众。

数据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短视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短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年底将达2.42亿人,同比增长近60%。短视频内容也不断多元化,其中,搞笑幽默、生活技能、新闻现场、娱乐明星、时尚美妆等内容高居短视频点击量的前列。

行业风口吸引资本巨头跑马圈地。艾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1日,短视频行业共获得43笔投资。今年3月,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轮腾讯领投的3.5亿美元融资,这已经是快手的D轮融资。4月,阿里巴巴宣布土豆网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并投入20亿元鼓励内容创作。同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今日头条旗下有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三大短视频平台,并于11月全资收购北美知名短视频产品Musical.ly。 查看全部

 一年前,B站博主“我是球球菌”的很多短视频都在她的宿舍里拍摄完成,一台单反,一台电脑,一个下午,一条视频。现在她拥有近20万粉丝,且换了专业的拍摄场地。

从“2016年第一网红”papi酱到快手、美拍、秒拍等短视频App兴起,从PGC(专业生产内容)把持流量红利,到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UGC(用户生产内容)随处可见,正如安迪·沃霍尔曾说,“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相关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已有100多个短视频独立App,行业用户规模超过3个亿,较2016年翻了一倍。
 
易观发布的《中国移动短视频市场专题分析2017》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9987万人,手机网络视频用户占手机网民71.9%。

短视频浪潮开端于2014年。这年5月,美拍正式上线,主推10秒短视频,以普通人也可拍出MV般的大片风格迅速走红,短短9个月用户数便突破1亿。之后几年,短视频的时长不断增加,2016年开始进入爆发期。以papi酱为代表的PG C把握住了流量红利,而个人化的UGC市场同样庞大,快手CEO宿华在刚刚进行的第四届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快手目前已有7亿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平台四面开花,也各自瞄准了不同的用户群体。

易观《中国移动短视频市场专题分析2017》报告显示,在短视频用户渗透率方面,秒拍、头条、快手占据第一阵营。行业内起步较早的美拍本周发布的2018年战略显示,将投入5亿资源扶持女性化生态,实现美拍MCN与M计划更深度的协同。主打音乐短视频的抖音瞄准95后、00后等年轻受众。

数据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短视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短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年底将达2.42亿人,同比增长近60%。短视频内容也不断多元化,其中,搞笑幽默、生活技能、新闻现场、娱乐明星、时尚美妆等内容高居短视频点击量的前列。

行业风口吸引资本巨头跑马圈地。艾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1日,短视频行业共获得43笔投资。今年3月,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轮腾讯领投的3.5亿美元融资,这已经是快手的D轮融资。4月,阿里巴巴宣布土豆网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并投入20亿元鼓励内容创作。同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今日头条旗下有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三大短视频平台,并于11月全资收购北美知名短视频产品Musical.ly。

为什么国内的优酷、爱奇艺不学YouTube采取5秒可跳过广告?

买下第一平米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3 22:23 • 来自相关话题

上篇文章,我们分析了为什么YouTube采取5秒可跳过广告这种模式。我们说YouTube采取5秒可跳过广告模式能够让用户、广告主、平台实现三赢的局面。那么,国内的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什么不学习YouTube采取可跳过广告模式呢?
 

 
他们是傻么?这个还真不是!“我们不允许别国对我们选择的道路说三道四”。优酷、爱奇艺选择的是有中国特色的视频商业化发展道路,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YouTube和优酷、爱奇艺在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上有者本质的区别
 
简单来说,YouTube是UGC视频网站,而优酷、爱奇艺是影视网站。YouTube上面的视频基本都是用户贡献的,而国内视频网站是高价购买的精品版权内容。如果非要对标,国内视频网站对标的其实是Hulu、Netflix、HBO这些专门播电影、剧集的视频服务。

每一个用户在看不同视频时候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我们把这两种状态划分为“高唤醒”状态和”低唤醒“状态,春晚广告和超级碗中场秀的广告之所以卖的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看的人多(Facebook的同时在线人数肯定更多),更重要的是,观众在看春晚、看超级碗的时候的状态是“高唤醒”状态,他对这个节目有着强烈的观看欲望和渴求,因此这时候广告的效果就会好,在优酷上看鹿晗的综艺、看孙俪的剧集、看吴京的电影就是这种“高唤醒”状态。

“高唤醒”状态导致的结果就是内容对广告主有溢价权利,签一部《芈月传》,广告主就会趋之若鹜,根本不愁卖,所以不需要卖效果广告,广告主知道效果,除了购买你的时间,广告主更重要的是需要把它的品牌和鹿晗、孙俪、吴京联系在一起。

YouTube则不是这样的,它的视频基本都属于用户制作,你在那里看不到新上映的福克斯热门影片、也看到不到HBO最新的剧集。尽管这些年专业的视频MCN机构迅速崛起,整体制作越来越专业化,但和专业影视公司还是有不小差距,平均的视频质量在客观上会相对平庸一些。
 

 
因此除了少量超级网红之外,用户在观看YouTube的视频都是一个“低唤醒”的状态,即在YouTube极其高效的视频推荐机制下不断刷新,打发无聊时间,同时由于视频在分布上极其长尾(比如头部500部电影电视剧占总的观看时长的比例远比Youtube要高)。

因此单个视频的播放量也会远小于优酷、爱奇艺,这样,品牌广告主投放时候追求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量和质,YouTube都不占优势,如果它也像优酷爱奇艺那样定价售卖,最可能的结果是售出率极低、同时ECPM也极低。

因此YouTube的策略就是,既然卖不出有溢价的品牌广告,那就卖效果广告,按最终效果收费,以结果服人。

一句话以盖之:业务模式决定广告模式,优酷爱奇艺坐拥的是金字塔顶端的优质视频资源,定价不跳过也能卖出高价;而YouTube则为长尾视频,以可跳过的效果广告吸引广告主。
 
第二、技术基因和媒体基因也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两种售卖方式

谷歌毫无疑问是一家技术公司,在2006年收购Youtube之前其竞价广告系统AdWords就已经是一台高效运转的印钞机了,在竞价广告的算法优化、点击率预估模型上早已轻车熟路。

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谷歌已经积累了大批认可其竞价模式的广告主,这些广告主并非只有中小企业,宝洁、可口可乐等品牌广告主在2006年也已是谷歌的重要客户,所以到2010年12月谷歌推出Tureview广告时,选择竞价模式也就顺理成章,它的广告主规模足够支撑它形成足够长的竞价队列。

而现在优酷、腾讯视频占大头的广告主基本都是SKA客户,数量寥寥的品牌广告主数量很难支撑其去建立竞价模式,玩竞价的前提是要有很多人来竞。

反观国内视频网站的先行者,不管是从搜狐出来创立优酷的古永锵还是从贝塔斯曼出来创立的土豆的王微,都有着浓浓的媒体基因,而腾讯视频本来就率属于腾讯的网络媒体事业群。

这些媒体人很快就找到抢占用户时长的捷径-----放弃UGC、血拼版权内容,在和视频内容生态渐行渐远的同时也确立了中国视频网站最早的商业模式——在优势资源上卖前贴片,而这一模式延续至今,买一部《琅琊榜》,用户来了,广告主也来了,多好!

今天,我们去优酷、爱奇艺的广告页面上有长达好几页纸的媒体报价单,这一报价单和门户网站的报价单以及电视台的报价单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的视频网站是一个线上电视台。

第三、国内视频网站得保护会员利益

用户花20块钱开通了一个腾讯视频的会员,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跳过广告,如果腾讯上线5秒可跳过按钮,那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分度就没那么明显了,直接影响会员业务的吸引力。

要知道,优酷、爱奇艺的会员收入占据其所有收入的接近五分之一,光2016年上半年,爱奇艺的会员数就超过4000万,这块收入如果掉一掉,直接影响其财务状况。

Youtube就没有这个包袱,以小猫小狗等家庭录像片段起家的Youtube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会员服务,因为它期初的确没有多少精品内容可供会员观看,直到2015年购买了一些大型版权内容之后才开启每月收费12.99刀的会员业务——YouTube Red,并且表现并不出色,2016年只占总收入的5%。所以,国内的视频网站从保护会员权益区分度的角度也舍不得上5秒可跳过按钮。
 
结语

必须要说明的是,其实YouTube和优酷爱奇艺在遵循广告的基本逻辑上是内在统一的:高品质视频按高溢价定价售卖,长尾流量按效果竞价售卖。

YouTube于2014年Q2推出了Google Preferred项目,把前5%的热门频道进行打包,每年举行盛大的招商来定价预售这些广告,这其实就是优酷、爱奇艺模式;而优酷、腾讯视频现在也各自的长尾视频通过接入DSP和效果广告平台的方式推出了5秒可跳过的贴片广告。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查看全部
上篇文章,我们分析了为什么YouTube采取5秒可跳过广告这种模式。我们说YouTube采取5秒可跳过广告模式能够让用户、广告主、平台实现三赢的局面。那么,国内的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什么不学习YouTube采取可跳过广告模式呢?
 

 
他们是傻么?这个还真不是!“我们不允许别国对我们选择的道路说三道四”。优酷、爱奇艺选择的是有中国特色的视频商业化发展道路,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YouTube和优酷、爱奇艺在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上有者本质的区别
 
简单来说,YouTube是UGC视频网站,而优酷、爱奇艺是影视网站。YouTube上面的视频基本都是用户贡献的,而国内视频网站是高价购买的精品版权内容。如果非要对标,国内视频网站对标的其实是Hulu、Netflix、HBO这些专门播电影、剧集的视频服务。

每一个用户在看不同视频时候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我们把这两种状态划分为“高唤醒”状态和”低唤醒“状态,春晚广告和超级碗中场秀的广告之所以卖的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看的人多(Facebook的同时在线人数肯定更多),更重要的是,观众在看春晚、看超级碗的时候的状态是“高唤醒”状态,他对这个节目有着强烈的观看欲望和渴求,因此这时候广告的效果就会好,在优酷上看鹿晗的综艺、看孙俪的剧集、看吴京的电影就是这种“高唤醒”状态。

“高唤醒”状态导致的结果就是内容对广告主有溢价权利,签一部《芈月传》,广告主就会趋之若鹜,根本不愁卖,所以不需要卖效果广告,广告主知道效果,除了购买你的时间,广告主更重要的是需要把它的品牌和鹿晗、孙俪、吴京联系在一起。

YouTube则不是这样的,它的视频基本都属于用户制作,你在那里看不到新上映的福克斯热门影片、也看到不到HBO最新的剧集。尽管这些年专业的视频MCN机构迅速崛起,整体制作越来越专业化,但和专业影视公司还是有不小差距,平均的视频质量在客观上会相对平庸一些。
 

 
因此除了少量超级网红之外,用户在观看YouTube的视频都是一个“低唤醒”的状态,即在YouTube极其高效的视频推荐机制下不断刷新,打发无聊时间,同时由于视频在分布上极其长尾(比如头部500部电影电视剧占总的观看时长的比例远比Youtube要高)。

因此单个视频的播放量也会远小于优酷、爱奇艺,这样,品牌广告主投放时候追求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量和质,YouTube都不占优势,如果它也像优酷爱奇艺那样定价售卖,最可能的结果是售出率极低、同时ECPM也极低。

因此YouTube的策略就是,既然卖不出有溢价的品牌广告,那就卖效果广告,按最终效果收费,以结果服人。

一句话以盖之:业务模式决定广告模式,优酷爱奇艺坐拥的是金字塔顶端的优质视频资源,定价不跳过也能卖出高价;而YouTube则为长尾视频,以可跳过的效果广告吸引广告主。
 
第二、技术基因和媒体基因也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两种售卖方式

谷歌毫无疑问是一家技术公司,在2006年收购Youtube之前其竞价广告系统AdWords就已经是一台高效运转的印钞机了,在竞价广告的算法优化、点击率预估模型上早已轻车熟路。

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谷歌已经积累了大批认可其竞价模式的广告主,这些广告主并非只有中小企业,宝洁、可口可乐等品牌广告主在2006年也已是谷歌的重要客户,所以到2010年12月谷歌推出Tureview广告时,选择竞价模式也就顺理成章,它的广告主规模足够支撑它形成足够长的竞价队列。

而现在优酷、腾讯视频占大头的广告主基本都是SKA客户,数量寥寥的品牌广告主数量很难支撑其去建立竞价模式,玩竞价的前提是要有很多人来竞。

反观国内视频网站的先行者,不管是从搜狐出来创立优酷的古永锵还是从贝塔斯曼出来创立的土豆的王微,都有着浓浓的媒体基因,而腾讯视频本来就率属于腾讯的网络媒体事业群。

这些媒体人很快就找到抢占用户时长的捷径-----放弃UGC、血拼版权内容,在和视频内容生态渐行渐远的同时也确立了中国视频网站最早的商业模式——在优势资源上卖前贴片,而这一模式延续至今,买一部《琅琊榜》,用户来了,广告主也来了,多好!

今天,我们去优酷、爱奇艺的广告页面上有长达好几页纸的媒体报价单,这一报价单和门户网站的报价单以及电视台的报价单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的视频网站是一个线上电视台。

第三、国内视频网站得保护会员利益

用户花20块钱开通了一个腾讯视频的会员,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跳过广告,如果腾讯上线5秒可跳过按钮,那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分度就没那么明显了,直接影响会员业务的吸引力。

要知道,优酷、爱奇艺的会员收入占据其所有收入的接近五分之一,光2016年上半年,爱奇艺的会员数就超过4000万,这块收入如果掉一掉,直接影响其财务状况。

Youtube就没有这个包袱,以小猫小狗等家庭录像片段起家的Youtube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会员服务,因为它期初的确没有多少精品内容可供会员观看,直到2015年购买了一些大型版权内容之后才开启每月收费12.99刀的会员业务——YouTube Red,并且表现并不出色,2016年只占总收入的5%。所以,国内的视频网站从保护会员权益区分度的角度也舍不得上5秒可跳过按钮。
 
结语

必须要说明的是,其实YouTube和优酷爱奇艺在遵循广告的基本逻辑上是内在统一的:高品质视频按高溢价定价售卖,长尾流量按效果竞价售卖。

YouTube于2014年Q2推出了Google Preferred项目,把前5%的热门频道进行打包,每年举行盛大的招商来定价预售这些广告,这其实就是优酷、爱奇艺模式;而优酷、腾讯视频现在也各自的长尾视频通过接入DSP和效果广告平台的方式推出了5秒可跳过的贴片广告。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YouTube为什么允许观众在5秒后跳过视频贴片广告?答案是有钱赚!

买下第一平米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3 21:58 • 来自相关话题

有一些互联网产品:你认为它很简单、甚至很愚蠢,然而实际上它的设计却无比精妙、细思极恐,YouTube的5秒可跳过的贴片广告就是这样独特的存在。

很多科学上网的小伙伴会发现Youtube的广告在5秒之后就有一个跳过的按钮,点击之后广告立即消失,习惯了被国内视频网站超长广告强奸的用户惊呼:真是太TM爽了!
 

 
对此很多人直观判断:谷歌才是这个星球上的良心企业,为了用户体验可以牺牲商业利益,比起优土、爱奇艺这种动辄120秒广告的妖艳贱货强多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你就错了,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说谷歌注重用户体验,随便挑出一些反例就会分分钟打脸,在Youtube搜《我是歌手》,一个两小时的视频能有21个中插广告,这显然和注重用户体验好没神马关系。
 

 
既然用户体验并非Youtube设置跳过按钮的第一考虑因素,到底是神马因素在驱使谷歌这么做呢?答案是有钱赚!

等等.......这么做还有钱赚?广告商难道喜欢它的广告被跳过?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没错,广告商居然也非常喜欢这种广告产品,这看起来违反直觉,但看到下面的分析你就能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
 
一、提升广告真实曝光度:“因为你想跳过,所以你必然盯着看”
 
因为你潜意识里想跳过广告,所以这5秒之内你不会走开,你不但不走开,你还会聚精会神地盯着广告看,即这5秒钟之内,广告的到达率极高。长期以来,品牌类的广告都按曝光进行结算,但曝光之后有多人真正在观看一直是广告圈的一个监测难点,YouTube通过一个简单的跳过按钮去获取用户5秒内的全部注意力,从而在机制上有效提升广告的真实曝光度。

这一点与国内的视频网站的广告有天壤之别,在优酷看一个120秒的贴片广告,从广告跳出来的这一刻你的眼神就会立刻松散,极大的可能会去干别的事情:喝水、刷朋友圈、刷微博、逛草榴…….等等……神马鬼......所以优酷的前贴片如果是120秒卖4贴的话,第一贴和最后一贴价钱会高于第二、和第三贴,广告主也不傻,他们不会为你中间喝水上洗手间付高额成本。
 
二、更好地评估广告质量:你是YouTube免费的广告质量评判师
 
可跳过的广告的另一个极其明显的优势是:让广告主增加了一个维度来衡量自己广告的质量,它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广告在第几秒被用户跳过了,在第7秒跳过还是在第23秒跳过无比准确地反映广告的吸引力程度。

这是广告的真实质量指标,没有比这个数据更能详尽地展示一个贴片广告的优秀程度了,贴片的点击率是广告效果的结果指标,而跳过时长是则是广告效果的过程指标。

国内的优酷爱奇艺的不可跳过贴片完全做不到这一点,它只知道曝光给了哪些人群,也知道哪些人点击了,然而整体贴片点击率普遍不超过2%的情况下,剩下高达98%的用户对广告的真实行为和态度优酷一无所知,完全是一个黑匣子。

YouTube的跳过按钮就变成撬开这个黑匣子的一把钥匙,它增加了一种极其真实的互动行为,这个神奇的按钮既可以是负反馈(立马跳过),也可以是正反馈(坚持看完),为广告主优化广告提供了有效的空间。

不要小看这个指标,当有这一指标的时候,可以对观看接近完成的人群做重定向(下次投放定向给已经产生某种互动的人)和Look alike(根据已知的一部分人的特征推荐另一部分与之相似的人群)。点击了是目标客户,看完了是潜在客户,所以YouTube通过增加这一个小小的跳过按钮,让他成千上万的用户都变成了它免费的广告质量评判师,你跳过它,它窥视你,细思极恐!
 
三、只为真实观看买单:“如果用户跳过了,YouTube不收你的钱”​
 
如果你的广告被跳过了,那么YouTube并不会收你的钱,只有你的广告播放到了30秒或播放完成(广告长度小于30秒)你才需要付费,因此YouTube把这种广告命名为“Tureview广告“,即你只需要为真实观看付费。

广告主极其认可这种竞价广告形式,只需要对真正对广告感兴趣的用户付费,同时还可以收集对广告不感兴趣用户的信息,从这一点说广告主体验的确非常友好,他们2016年在YouTube的花费是126亿美元足以说明YouTube广告的强大吸引力。

不必为无效的跳过付费无疑给广告主在ROI计算、预算控制方面提供了更友好的体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YouTube网红经常在视频里呼吁大家不要跳过前贴片广告,因为跳过了广告主不付费,播主当然就没有广告分成了。

听到这里,很多人又开始说,比起Facebook视频广告看了超过3秒就收费,YouTube也太厚道了吧!

其实不然,这无关厚道,而是不同的竞价方式而已,同时也并不意味着你在YouTube投放视频广告的成本就一定比Facebook低。
 
按曝光竞价、按3秒播放竞价、按“播放完成”竞价只是三种不同的竞价方式,当然,这三种竞价方式从广告主友好程度上一定是递进关系。

从理论上,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整体的单位成本其实是一致的(关于竞价成本的详细逻辑这里不赘述)。举个栗子:鲜核桃10块一斤,剥掉外皮的核桃20块一斤,核桃仁40块一斤(充分竞争情况下这三个价格必然是递增的)。
 

 
你或许会觉得从购物体验上卖核桃仁的最省事,但你一定不会觉得从价格上卖核桃仁的最厚道,你肯定会算,如果四斤鲜核桃剥出来超过一斤核桃仁,那你肯定买鲜核桃;如果剥不出来,那你买核桃仁。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会不会挑核桃,你挑的好,你就会赚,这里面的挑核桃这项技能在竞价广告中对应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创意优化”,即“CTR优化”,下面的话题会继续聊到在这样的机制下,YouTube是如何让广告主制作出友好的广告的。
 
四、拒绝“屠龙宝刀点就送”:从底层机制上鼓励优秀广告创意

你一定在优酷或爱奇艺看到过“屠龙宝刀点就送”、“我是张靓颖,我在XX页游等你”这样创意质量极差的页游广告,这是神马原因导致的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优酷、爱奇艺的贴片是定价售卖的,定价广告的一个弊端就是广告主没有优化广告创意的动力。
 

广告主花100万一天买一个开屏广告,无论素材多差也会上线,他并没有动力去改进他的素材,因为即使素材点击率高他付的钱也是100万而不会因为点击率高成本变成50万(严格意义上,广告主从整体回报的角度是有动力去优化定价广告素材的,但定价广告并不会从成本机制上去鼓励广告主优化素材),于是“屠龙宝刀点就送”就来了!

但YouTube这种按播放完成竞价的广告则可以从机制上去鼓励投放人主动优化创意,广告素材越好,播放完成率越高,广告的成本就越低,YouTube是如何实现这一机制的呢?

举一个简化的模型:我们假设YouTube一天的播放量只有100次,耐克和阿迪都来竞价,耐克的播放完成率10%,而阿迪是1%,两者都出价1块钱买一个播放完成,那么谷歌会出哪个?当然是耐克,因为这100次广告播放机会给耐克他能赚10块钱,而给阿迪只能赚1块钱,阿迪为了能在竞价中胜出必须为一次播放完成出价10块钱,即播放完成率决定了广告竞价成本的高低。
 

 
正是这样的一个机制,让广告主玩命地优化自己的广告效果,努力让大家不跳过广告,以增加自己的播放完成率,从而减小竞价成本。在YouTube上各种新奇的提升播放完成率的创意层出不穷,欧宝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的广告和跳过按钮玩起了游戏,这个创意在戛纳广告节上获得了大奖:这样的好处就是谷歌的广告很多都很耐看,很有故事性,而这又增加了广告的可看性,从而让用户的体验提升,现在你明白了用户体验并非那个跳过按钮,而是通过广告主优化创意来提升,用户体验的提升只是跳过按钮的副产品。

好,以上就是YouTube采取可跳过广告的重要原因。下篇文章我们再讲讲为什么国内的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不采用这种广告形式? 查看全部
有一些互联网产品:你认为它很简单、甚至很愚蠢,然而实际上它的设计却无比精妙、细思极恐,YouTube的5秒可跳过的贴片广告就是这样独特的存在。

很多科学上网的小伙伴会发现Youtube的广告在5秒之后就有一个跳过的按钮,点击之后广告立即消失,习惯了被国内视频网站超长广告强奸的用户惊呼:真是太TM爽了!
 

 
对此很多人直观判断:谷歌才是这个星球上的良心企业,为了用户体验可以牺牲商业利益,比起优土、爱奇艺这种动辄120秒广告的妖艳贱货强多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你就错了,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说谷歌注重用户体验,随便挑出一些反例就会分分钟打脸,在Youtube搜《我是歌手》,一个两小时的视频能有21个中插广告,这显然和注重用户体验好没神马关系。
 

 
既然用户体验并非Youtube设置跳过按钮的第一考虑因素,到底是神马因素在驱使谷歌这么做呢?答案是有钱赚!

等等.......这么做还有钱赚?广告商难道喜欢它的广告被跳过?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没错,广告商居然也非常喜欢这种广告产品,这看起来违反直觉,但看到下面的分析你就能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
 
一、提升广告真实曝光度:“因为你想跳过,所以你必然盯着看”
 
因为你潜意识里想跳过广告,所以这5秒之内你不会走开,你不但不走开,你还会聚精会神地盯着广告看,即这5秒钟之内,广告的到达率极高。长期以来,品牌类的广告都按曝光进行结算,但曝光之后有多人真正在观看一直是广告圈的一个监测难点,YouTube通过一个简单的跳过按钮去获取用户5秒内的全部注意力,从而在机制上有效提升广告的真实曝光度。

这一点与国内的视频网站的广告有天壤之别,在优酷看一个120秒的贴片广告,从广告跳出来的这一刻你的眼神就会立刻松散,极大的可能会去干别的事情:喝水、刷朋友圈、刷微博、逛草榴…….等等……神马鬼......所以优酷的前贴片如果是120秒卖4贴的话,第一贴和最后一贴价钱会高于第二、和第三贴,广告主也不傻,他们不会为你中间喝水上洗手间付高额成本。
 
二、更好地评估广告质量:你是YouTube免费的广告质量评判师
 
可跳过的广告的另一个极其明显的优势是:让广告主增加了一个维度来衡量自己广告的质量,它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广告在第几秒被用户跳过了,在第7秒跳过还是在第23秒跳过无比准确地反映广告的吸引力程度。

这是广告的真实质量指标,没有比这个数据更能详尽地展示一个贴片广告的优秀程度了,贴片的点击率是广告效果的结果指标,而跳过时长是则是广告效果的过程指标。

国内的优酷爱奇艺的不可跳过贴片完全做不到这一点,它只知道曝光给了哪些人群,也知道哪些人点击了,然而整体贴片点击率普遍不超过2%的情况下,剩下高达98%的用户对广告的真实行为和态度优酷一无所知,完全是一个黑匣子。

YouTube的跳过按钮就变成撬开这个黑匣子的一把钥匙,它增加了一种极其真实的互动行为,这个神奇的按钮既可以是负反馈(立马跳过),也可以是正反馈(坚持看完),为广告主优化广告提供了有效的空间。

不要小看这个指标,当有这一指标的时候,可以对观看接近完成的人群做重定向(下次投放定向给已经产生某种互动的人)和Look alike(根据已知的一部分人的特征推荐另一部分与之相似的人群)。点击了是目标客户,看完了是潜在客户,所以YouTube通过增加这一个小小的跳过按钮,让他成千上万的用户都变成了它免费的广告质量评判师,你跳过它,它窥视你,细思极恐!
 
三、只为真实观看买单:“如果用户跳过了,YouTube不收你的钱”​
 
如果你的广告被跳过了,那么YouTube并不会收你的钱,只有你的广告播放到了30秒或播放完成(广告长度小于30秒)你才需要付费,因此YouTube把这种广告命名为“Tureview广告“,即你只需要为真实观看付费。

广告主极其认可这种竞价广告形式,只需要对真正对广告感兴趣的用户付费,同时还可以收集对广告不感兴趣用户的信息,从这一点说广告主体验的确非常友好,他们2016年在YouTube的花费是126亿美元足以说明YouTube广告的强大吸引力。

不必为无效的跳过付费无疑给广告主在ROI计算、预算控制方面提供了更友好的体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YouTube网红经常在视频里呼吁大家不要跳过前贴片广告,因为跳过了广告主不付费,播主当然就没有广告分成了。

听到这里,很多人又开始说,比起Facebook视频广告看了超过3秒就收费,YouTube也太厚道了吧!

其实不然,这无关厚道,而是不同的竞价方式而已,同时也并不意味着你在YouTube投放视频广告的成本就一定比Facebook低。
 
按曝光竞价、按3秒播放竞价、按“播放完成”竞价只是三种不同的竞价方式,当然,这三种竞价方式从广告主友好程度上一定是递进关系。

从理论上,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整体的单位成本其实是一致的(关于竞价成本的详细逻辑这里不赘述)。举个栗子:鲜核桃10块一斤,剥掉外皮的核桃20块一斤,核桃仁40块一斤(充分竞争情况下这三个价格必然是递增的)。
 

 
你或许会觉得从购物体验上卖核桃仁的最省事,但你一定不会觉得从价格上卖核桃仁的最厚道,你肯定会算,如果四斤鲜核桃剥出来超过一斤核桃仁,那你肯定买鲜核桃;如果剥不出来,那你买核桃仁。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会不会挑核桃,你挑的好,你就会赚,这里面的挑核桃这项技能在竞价广告中对应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创意优化”,即“CTR优化”,下面的话题会继续聊到在这样的机制下,YouTube是如何让广告主制作出友好的广告的。
 
四、拒绝“屠龙宝刀点就送”:从底层机制上鼓励优秀广告创意

你一定在优酷或爱奇艺看到过“屠龙宝刀点就送”、“我是张靓颖,我在XX页游等你”这样创意质量极差的页游广告,这是神马原因导致的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优酷、爱奇艺的贴片是定价售卖的,定价广告的一个弊端就是广告主没有优化广告创意的动力。
 

广告主花100万一天买一个开屏广告,无论素材多差也会上线,他并没有动力去改进他的素材,因为即使素材点击率高他付的钱也是100万而不会因为点击率高成本变成50万(严格意义上,广告主从整体回报的角度是有动力去优化定价广告素材的,但定价广告并不会从成本机制上去鼓励广告主优化素材),于是“屠龙宝刀点就送”就来了!

但YouTube这种按播放完成竞价的广告则可以从机制上去鼓励投放人主动优化创意,广告素材越好,播放完成率越高,广告的成本就越低,YouTube是如何实现这一机制的呢?

举一个简化的模型:我们假设YouTube一天的播放量只有100次,耐克和阿迪都来竞价,耐克的播放完成率10%,而阿迪是1%,两者都出价1块钱买一个播放完成,那么谷歌会出哪个?当然是耐克,因为这100次广告播放机会给耐克他能赚10块钱,而给阿迪只能赚1块钱,阿迪为了能在竞价中胜出必须为一次播放完成出价10块钱,即播放完成率决定了广告竞价成本的高低。
 

 
正是这样的一个机制,让广告主玩命地优化自己的广告效果,努力让大家不跳过广告,以增加自己的播放完成率,从而减小竞价成本。在YouTube上各种新奇的提升播放完成率的创意层出不穷,欧宝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的广告和跳过按钮玩起了游戏,这个创意在戛纳广告节上获得了大奖:这样的好处就是谷歌的广告很多都很耐看,很有故事性,而这又增加了广告的可看性,从而让用户的体验提升,现在你明白了用户体验并非那个跳过按钮,而是通过广告主优化创意来提升,用户体验的提升只是跳过按钮的副产品。

好,以上就是YouTube采取可跳过广告的重要原因。下篇文章我们再讲讲为什么国内的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不采用这种广告形式?

DSP、SSP、ADX分别是什么?DSP广告投放名词解释大盘点!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7-11-26 09:17 • 来自相关话题

DSP广告投放这几年如火如荼的在中国互联网开展,大小企业也第一时间加入了DSP大军,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DSP中常见的名词。

 
1、DSP:全称“Demand-Side Platform”,需求方平台,是为广告主、代理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平台,通过统一界面管理多个数字广告和数据交换账户。

2、SSP:SSP是Sell-Side Platform的缩写,即供应方平台。常见平台有百度SSP、360SSP

3、RTB:(全称:RealTime Bidding)实时竞价,是一种利用第三方技术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站上针对每一个用户展示行为进行评估以及出价的竞价技术。

4、DMP(Data-Management Platform)数据管理平台,是把分散的多方数据进行整合纳入统一的技术平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细分,让用户可以把这些细分结果推向现有的互动营销环境里的平台。

5、ADX(ad exchange):互联网广告交易平台,它联系着DSP(买方平台)和SSP(卖方平台),通过接入SSP汇集大量媒体流量,从而收集处理属于广告目标客户的数据,Ad Exchange是实现精准营销的交易场所。

6、CPA(Cost Per Action)是一种广告计费模式,顾名思义按照行为(Action)作为指标来计费,这个行为可以是注册、咨询、放入购物车等等。

7、CPM 按千次展示付费

8、CPD广告(全称:Cost per day):一天内的展示成本,简单理解为“按天包位置”,但会保证展示量。

9、GD广告(全称:Guaranteed Delivery):保证交付量广告。补充固定位保量广告,即按照提前约定的广告展示量,来进行售卖的固定位广告形式。GD广告会出现在一天中,用户前六次刷新推荐频道的其中一次的第四位。

10、CTR:即点击率。点击率=点击数/展示数。投放策略中设置的人群、地域、出价以及创意等都是影响点击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11、CPS广告是按佣金比例付费,广告主为规避广告费用风险,按照广告点击之后产生的实际销售笔数付给广告站点销售提成费用。 查看全部
DSP广告投放这几年如火如荼的在中国互联网开展,大小企业也第一时间加入了DSP大军,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DSP中常见的名词。

 
1、DSP:全称“Demand-Side Platform”,需求方平台,是为广告主、代理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平台,通过统一界面管理多个数字广告和数据交换账户。

2、SSP:SSP是Sell-Side Platform的缩写,即供应方平台。常见平台有百度SSP、360SSP

3、RTB:(全称:RealTime Bidding)实时竞价,是一种利用第三方技术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站上针对每一个用户展示行为进行评估以及出价的竞价技术。

4、DMP(Data-Management Platform)数据管理平台,是把分散的多方数据进行整合纳入统一的技术平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细分,让用户可以把这些细分结果推向现有的互动营销环境里的平台。

5、ADX(ad exchange):互联网广告交易平台,它联系着DSP(买方平台)和SSP(卖方平台),通过接入SSP汇集大量媒体流量,从而收集处理属于广告目标客户的数据,Ad Exchange是实现精准营销的交易场所。

6、CPA(Cost Per Action)是一种广告计费模式,顾名思义按照行为(Action)作为指标来计费,这个行为可以是注册、咨询、放入购物车等等。

7、CPM 按千次展示付费

8、CPD广告(全称:Cost per day):一天内的展示成本,简单理解为“按天包位置”,但会保证展示量。

9、GD广告(全称:Guaranteed Delivery):保证交付量广告。补充固定位保量广告,即按照提前约定的广告展示量,来进行售卖的固定位广告形式。GD广告会出现在一天中,用户前六次刷新推荐频道的其中一次的第四位。

10、CTR:即点击率。点击率=点击数/展示数。投放策略中设置的人群、地域、出价以及创意等都是影响点击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11、CPS广告是按佣金比例付费,广告主为规避广告费用风险,按照广告点击之后产生的实际销售笔数付给广告站点销售提成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