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etscape/IE对立、Chrome/Firefox反目成仇到今日的百家争鸣:浏览器的春秋战国与网络演变

资讯四通八达,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常常接触到网络与浏览器;而其实今日网络开放性、通用性与便利性,扛起大包袱的可少不了浏览器。今天小编来跟大家说浏览器演变的故事,了解今日便利网际网络下的大功臣。
 
浏览器与网际网络起源
 
1990年12月,世界上第一个浏览器WorldWideWeb(后更名为Nexus)由全球资讯网(www)发明者Tim Berners-Lee发布,实现世界上第一次HTTP网际网络通讯。不久后,第一家尝试利用全球资讯网的公司,网景(Mosaic Netscape)在1994年10月发行第一版网景浏览器——Mosaic Netscape 0.9;搭上当时网际网络新潮的网景,发表后短短4个月内几乎占去全世界近75%的浏览器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的网页浏览器多为付费软体,要购买后才能使用的。网景开发了JavaScript(初期名为LiveScript)应用于Netscape 2.0、制定安全通讯协定(SSL),在今日仍被许多主流浏览器采用。
 


网景想要你把网际网络视为一本百科全书——一本不设限的、图形丰富的页面、电子邮件和文件的链接、网络新闻群组和线上购物,而不是一条高速公路。— Netscape Navigator,1995/05


 
浏览器大战:Netscape 与Internet Explorer 的对立
 
争霸多作业系统平台一直以来是网景的目标之一,更多次尝试开发能够让人通过浏览器来存取、修改本机档案的网络应用;而这目标却引起微软关注。网景这理念跨越作业系统界线,被微软视为Microsoft Windows 一大威胁。
 

 
随后,微软在紧急并购一家技术公司后发布Internet Explorer 1.0,一开始只作为Windows 95 中Microsoft Plus! 附购品,但后来很快地推出多个Internet Explorer(以下简称IE)后续版本,透过捆绑在Windows 内让使用者免费使用;在当时Netscape 仍是要额外付费的。不同于Netscape 采用NCSA Mosaic 作为排版引擎,IE 则是使用Spyglass Mosaic 版本作为基础开发。为了争霸市场,网景与微软在各自浏览器中增加许多新功能来绑住使用者。在这时后没有明确的网页开发标准,常常同一网页,到另一个装置上开启就无法正常显示了。

当时IE 因为有微软雄厚资金资源与先进科技人才,在IE 4.0 开始被使用者认为比Netscape Communicator 还要稳定;微软更随着Windows NT 发售直接内建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来绑住开发者市场。这场大乱斗下,大量网站开发者制造出「IE Only」、「Only Support Netscape」等等只支持某一浏览器的网页:严重破坏网页开发基准平衡。这时一群提倡网页标准化的声音悄悄开始发芽。
 
Netscape末日与开源后浴火重生
 
网景无法对抗微软的「免费应用」策略,同时也因过度偏向「增加功能」政策面对越来越多对其产品错误的批抨,大众对网景的印象渐趋负面。1998年网景开始Mozilla 开放原始码计画,基于NPL(网景公众授权,Netscape Public License)开放Netscape Communicator 4.0 原始码并另组开源社群Mozilla 负责维护;尔后开源社群发现在Netscape Communicator 上继续进行开发有高度困难,于是Mozilla 社群决定放弃原有原始码,开发出新一代Geoko 排版引擎,作为新一代开源浏览器:「Phoenix」,也就是今日Firefox 的前身。
 


Mozilla Phoenix,因为与BIOS 厂商Phoenix 商标冲名后一度改为Firebird,因与另一开源资​​料库冲名后改为Firefox 沿用至今。


 
Firefox 继承了Netscape 精神,站在原有技术上奠定Geoko 浏览器核心后,21世纪初携带着最新浏览器技术、高速网页浏览体验与标准化网页规范,以开源免费浏览器身份再次狙击微软,刚发布几年人气快速窜升到30% 市占率;此举使微软不得不重起IE 开发专案来拯救岌岌可危的IE 6。而也因此使标准化的网页规范与开源理念开始受到开发者与市场重视,网络中立性与开放共享内容概念也开始被提倡。
 

 
Firefox 与Google Chrome:反目成仇
 
Firefox 与Google 多年前曾达成一项浏览器技术互相合作协定,Firefox 将预设搜寻引擎设为Google,Google 每年支付1 亿美元给Mozilla 社群。Google 参照Mozilla 浏览器核心技术后,经由Chromium 开源专案建构了自己的V8 JavaScript 引擎,并内建于Google Chrome Beta 版释出。比起Firefox,使用者注意到Chrome 已成为更好的浏览器方案来代替IE,脱胎于KHTML 内核的V8 引擎基于新兴WebKit 内核开发,通过减少JavaScript 进行属性存取时在记忆体动态搜寻、降低由垃圾收集造成的停顿、优化直译器对于JavaScript 的即时编译,也带来更节能、顺畅的网际网络浏览体验;Firefox 慢慢开始失宠。
 

 
Chrome 的风行一并带起了标准化网页规范风潮,众多浏览器纷纷开始以HTML5、CSS3 等共通且开放的标准网页规范规范,作为浏览器核心标准;另WebKit 优势也进入移动市场,如Opera、 Safari 也使用WebKit 作为浏览器核心基准。此举大大促进网页开发标准化的速度。
 
基于开源专案的百家争鸣
 
由于开源专案的兴起再加上Chrome 的风行,Google 作为Chrome 摇篮的开源专案:Chromium,被大量第三方厂商fork 原始码、再制后发行自家浏览器,如:QQ浏览器、UC浏览器等等中国著名浏览器,其核心皆来自于Chromium。Google 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浏览器生态系统,从WebKit 中提取blink 也让Chrome 几乎切断与WebKit 的联系。
 
放弃IE梦的微软:「边缘」浏览器

此时微软IE 浏览器,在大家口中几乎成了「浏览器下载器」。过多的安全性漏洞与对新技术支持性差等等理由,迫使微软放弃现有IE 专案,依据WebKit 为标准,开发了新的浏览器:Microsoft Edge。
 

 
新的浏览器在Windows 10 内取代前辈IE 11 成了预设浏览器,微软企图靠此扳回丢失的浏览器市场,也宣告着IE 时代的终结。
 
总结

看完这篇文章后,是否发现平常每日接触的浏览器,竟然通过网际网络影响我们生活这么大!赶快分享给你的好朋友让他们好好认识浏览器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s://www.iiilab.com/article/169

相关文章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